华为鸿蒙OS的问世,让大家把目光重新聚焦到操作系统上。业界有共识,开发一款操作系统难度大,运营难度更大,作为新入局者,鸿蒙能成功吗?下一代操作系统又将如何演变?预言未来,不妨从统治桌面操作系统超过40年的微软说起。
年中,微软创始人比尔·盖茨年在参加风投公司Village Global会议时作了一番感慨,说怎么就让微软错过了移动操作系统这班快车。眼看着谷歌安卓和苹果iOS高楼平地起,微软却在放弃了Windows Phone之后,与4000亿美元的市场彻底告别?
比尔·盖茨已退居微软管理二线不做大哥很多年,天辰平台大部分工作都和梅琳达·盖茨基金会的公益活动有关。基金会刚刚还挖了一位苹果的健康团队专家,但不是和苹果竞争,而是面向第三世界医疗健康这样的宏大命题。但对于移动操作系统遇挫这件事,不在其位的比尔·盖茨显然依然“念念不忘”。比尔·盖茨的纠结不奇怪,毕竟从1981年至今,微软通过DOS和Windows,控盘PC操作系统接近40年之久。说到对操作系统的理解,微软不可谓不深,怎么会没搞成?主观上,盖茨作为产业大佬,反思当年的失误是对自己要求高;客观上,微软的经历正说明操作系统这件事,搞起来有多难。
操作系统:一座易守难攻的城
讨论操作系统,往往会关联一个词——生态。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在鸿蒙发布时也强调,技术不是问题,关键是做生态,如何吸引更多的应用支持鸿蒙。当然,对微软和华为来说,或许技术不是主要问题,但是对很多人来说,这也是个大问题。
面对微软移动OS的挫折,前微软的产品管理负责人Brandon Watson也做过总结:
其一、Windows Phone被放弃,首先是没有硬件手机厂商支持。
其二、Windows Phone从来都没有吸引到足够多的开发者,没有足够多的应用。相比较而言,安卓、iOS,甚至 Windows桌面系统,都有足够多的开发者推动操作系统平台前进。
Brandon Watson所讲的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,微软Windows Phone得到的支持不够多,手机硬件厂商不支持,应用开发者也不支持,这就是是生态问题。以微软的见识,当然不会不懂如何吸引终端厂商,拉拢开发者,运营操作系统生态。毕竟这四十年来,这家公司绝大多数时候就在做这一件事情,而且做的非常好。所以问题不出在方法上,而是处在时机上。
操作系统作为底层平台,统管硬件和软件两大体系,如果一定要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操作系统,它其实很像一座城市。城市里的路网水电,可以比喻为操作系统的硬件体系,城市里的市政服务,可以比喻为它的软件支撑体系,这两者的水平高低,相当于操作系统的技术能力。城市中市民和市民们所创造的工商业,就相当于操作系统的用户和操作系统的开发者。
从城市发展的角度,要努力提高城市软硬件水平,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企业,从而创造城市繁荣。中国不少城市都在推动外来人口落户,有的甚至恨不得高铁上走下来一个大学生就给上户口。从市民的角度看,选择哪一个城市生活,很大程度上是从众效应。越大的城市,拥有越多的就业机会,也有更多的生活服务,就能吸引越多的人来。反之,更多人口到一个城市,又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,创造更多生活服务。对城市既有市民而言,由于存在生活习惯差异和迁移成本,搬家很困难。外来人口越来越多,本地人口按兵不动,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。如果没有外力干涉,发展好的城市总是人口越来越多。
操作系统的道理与城市相通,开发者和终端厂商选择支持哪个操作系统,主要看操作系统的人口(用户规模)。开发者和终端厂商会优先支持用户规模大的操作系统,造成操作系统拥有更多的终端和应用,这又吸引更多用户使用系统。与城市的生活习惯类似,操作系统也存在使用习惯和应用的迁移成本。因此,对操作系统的竞争和发展而言,先发优势就变得非常重要。谁先占领市场,谁就能持久控制市场,在同等“技术软硬件条件下”,后来者超车难度极大。
在上述法则支配下,信息技术号称瞬息万变,但市面上流行的操作系统,都是“大龄”人士,历史多超过10年。
微软DOS,出生于1981年。从MS-DOS1.0直到1995年MS-DOS7.1的15年间,DOS一直个人计算机上的主流操作系统。
Linux,出生于1991年。由芬兰学生林纳斯·托瓦兹根据类Unix系统Minix编写并发布,后在理查德·斯托曼的建议下以GNU通用公共许可证发布。
iOS,出生于苹果公司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 大会。最初设计给 iPhone 使用,后来陆续套用到 iPod touch 、iPad 以及 Apple TV 等产品上。iOS与苹果的 Mac OS X 操作系统一样,又都属于更古老的类Unix操作系统。
Android,由Andy Rubin开发,按照出生年份,应该是2005年8月由Google收购注资开始算。2007年11月,Google与84家硬件制造商、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系统。
即使是刚刚发布的鸿蒙,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透露,华为正为此投入5000多名科研人员,揭开面纱之前,鸿蒙开发已近10年时间。一代操作系统,好似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。热播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中,张小敬所在的第八团击退无数敌兵,除了主角光环加持的战斗力,守城难度低于攻城更是重要原因。
操作系统的物竞天择:三位一体的进化
但是,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会停止前进,操作系统的物竞天择是缓慢的,但物种的时代交替也是必然的。盖茨感慨未能抓住移动操作系统的机会,正说明了即使在PC 操作系统做到了控盘,也不意味微软能在继续在移动平台上称王。历史经验来看,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,操作系统的更新换代也不会遥远。
第一个条件是运行周期的节点。或许是历史巧合,或许是技术发展的时间周期。如同摩尔定律,每隔18个月,计算性能就会翻一倍的经验,或者每隔十年,移动通信标准就会进行一次换代的经历。在操作系统领域,每十五年,最多二十年,也会进行一次大换代。1981年-1995年,是MS DOS的时代,历经MS-DOS 1.0到7.0;1995年到2012年,则是Widows的时代,期间历经Windows 95到Windows 8(Windows 8的不顺利,微软让渡了操作系统的话语权给iOS和安卓)。
第二个条件是终端类型的更迭。操作系统的更新换代,往往不是同种终端的内部竞争,而是伴随软硬件一体化的不同终端更迭,比如安卓/iOS对Windows的替代,实际上伴随而来的是手机对PC的较量。如果终端类型没有变化,即使操作系统发生变化,市场掌控者也可能不变。
PC是一个典型的例子,虽然DOS在运行了15年之后,将历史舞台交给了Windows,但是由于DOS和Windows都是基于PC的操作系统,所以微软的地位在这一系统切换时并未遭遇激烈挑战。IBM的OS/2 等对手的出现,也只是昙花一现。
第三个条件是操控方式的变化。操作系统, “操作”二字是中文翻译而来。误打误撞,操作系统的每次换代,确实都会出现操作的改变。从DOS到Windows,是键盘到鼠标的改变,从Windows到安卓/Windows,则是鼠标到触控屏的改变。
历史经验来看,要实现操作系统的更新换代,时间节点、终端类型和操控方式,三个条件三位一体,缺一不可。
那么,下一代操作系统正在路上么?
我们就从“三个条件”逐一分析。
条件一:时间节点
苹果的iOS和谷歌安卓发布时间是从200年/2007年,如果十五年一轮回的时间周期确实存在,2020-2022年就是下一代操作系统浮出水面的时候。尽管有美方断供的大背景,但鸿蒙确实在了一个恰当的时间点。我们也可以说,即使不是鸿蒙发布,从时间上看,也是时候迎接下一代操作系统了。然而,比起时间节点这个简单的算术问题,终端类型和操控方式分析起来略显复杂。
条件二:终端类型
从苹果发布iPhone之后,业界一直在寻找下一个计算终端,但是一系列被赋予期望的候选者都折戟沙场了,这个名单包括:智能眼镜、智能手表、智能手环、智能汽车、智能电视/屏幕等等。尽管这些终端也赢得了一些用户,在一些场景当中甚至独一无二,比如电视/屏幕之于客厅,汽车之于驾驶,但是它们都没能完成对智能手机的单一替代。
无论从市场价值看,还是从使用频次来看,智能手机依然是当仁不让的王者。以目光所及,似乎短时间内也看不到挑战者。但是,这真的意味着终端换代不会出现么?或许还在第二种答案,那就是终端换代很可能已经到来,但不是一个终端对一个终端的替换,而是很多终端,对单一终端的替换。
在PC时代和手机时代,人们依赖一个单一设备实现网络连接和智能计算,但是在5G时代,连接网络和具备计算能力的终端数量将呈几何基数增长,尽管PC和手机依然是工作和生活的主力装备,但是在更多场景,会有越来越多的连接、计算,在更多其他设备(包括边缘设备)上完成。如果这种情况发生,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设备概念外延就大为扩展了。以往的操作系统,是对单一设备的管理,但是未来的操作系统,很可能需要对处于连接状态的分布式多终端进行统一管理。
当然,在分布式管理之外,也有其他的处理方式。比如每个设备有自己的系统,但这显然对消费者来说非常不便;或者不同设备是不同系统,系统间有完美的协同机制,考虑到不同厂商、不同平台的兼容性,似乎也比较困难。一个跨平台的操作系统,是操作性和体验性平衡兼具的方案。
从这方面来看,刚发布的鸿蒙将“分布式“作为自己明确的差异化定位,官方发言写道:
HarmonyOS 是“第一个适用于所有场景的基于微内核的分布式操作系统”,它可以运行在智能手机、智能扬声器、计算机、智能手表、无线耳塞、汽车与平板电脑上,其支持的 RAM 大小从千字节到千兆字节不等。
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来看,似乎也支持分布式技术路线。近代人类心理学,受到了计算机科学的启发,比如认知心理学的建立过程;反过来,计算机科学的进步,也得到人类心理学、脑科学的启发。深度学习之父辛顿曾明确表态,从一开始,其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就是按大脑的运行机制设计的。
美剧《西部世界》科学顾问,脑科学专家大卫·伊格曼在《大脑的故事》书中介绍了神经科学中的“结合之谜”:既然信息在大脑的一个区域处理,听觉信息在一个区域处理,处理信息又在另一个区域处理,大脑是怎样产生出单一统合的世界镜像的呢?
这个问题没有完美的正确答案,但大卫伊格曼预测,答案的核心一定在于大脑神经元之间有一个 “通用货币”,通过它实现了不同单元的交叉互动。如果5G所预测的“万物互联、万物智能”会出现,那么一个支持多终端分布的操作系统,就是计算机科学中的“通用货币”,分布式也就成了必选项。
条件三:操控方式
操控方式问题,和终端类型问题相似,天辰代理现在还没有看到某一种操控方式,能确定性的取代触屏。
科技公司已经做了很多努力,比如谷歌在手势操作上做了很多尝试,还有更多公司在语音控制上下了功夫,甚至埃隆·马斯克开始押注“脑机接口”,但是这些新操控方式都无法单一取代触控。它们或者缺乏操作的私密性,或者严重受环境制约。我们不能在安静的会议室使用语音控制,也很难在室外嘈杂的人流中完成手势操作,恐怕有更多人不放心脑机接口,让机器直接读我们的思维。
但是,如同“终端类型”的演变,在操控方式上,是否还有另外的选项?不再只是在手的运动上做文章,可能性是存在的。在操作系统的历史长河中,“操作”一直是人的主观动作,人用手做出动作,敲击键盘、挪动鼠标或者滑动屏幕,然后机器做出反馈。那么是否有一种可能,不需要人做动作,机器就已经给出反馈。
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,但是AI正在让一切成为可能,成为那个答案。现今的AI技术,已能够做到基于用户数据,预测用户行为。以短视频观看为例,如果没有AI,用户刷抖音就需要一条条点击过去,有了AI,就可以将“操作”简化为只需动动拇指,就能看到自己想看到内容。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进步,“操作”还可能进一步被简化。试想,如果继续极致的简化下去,“人工智能”自身就可以看作是一种“操作”方式,如同《复仇者联盟》中钢铁侠的Javis。
于鸿蒙而言,在这方面的信息还不多。但是考虑到首个基于“鸿蒙OS”的设备“智慧屏幕”将智能交互作为重要特性;“真正AI全场景智慧时代”成为近年余承东口中的高频词;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曾表态,5G没那么重要,AI才是未来,那么AI能力作为华为的核心能力,一定会更多体现在鸿蒙平台上。不过在三个条件当中,AI是个重要的竞争变量,毕竟它已成为几乎所有高科技公司的战略高地。
操作系统的英文简称是OS,Operating System,在超越单一终端、超越单一操控的理念下,而下一代操作的设计哲学将可能被定义为ODS,On Demand System(按需系统),并最终向进化至 “所想即所得”做出准备。